?
高效濃密機產于20世紀70年代,它的處理能力是普通濃密機的2倍以上;80年代產出一款中心加料的筒型高效濃密機,處理能力提高到普通濃密機的3倍;90年代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的濃密機出現了,它可對濃密機運行狀態(tài)進行自動控制。相較普通濃密機高效濃密機優(yōu)勢更強,它處理量大、濃縮效率高、消耗動力和易損零部件少,且占地面積小。
然而,高效濃密的運程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其自動控制系統,高效濃密機自動控制系統由來礦控制和排放控制組成。
來礦控制是由來礦的流量計和濃度計及沉淀層的液位顯示計將4~ 20mA的信號送到微機控制系統,經數據處理后作用于絮凝劑添加系統中的流量計,由此來決定絮凝劑的添加量。
排礦控制是經過底流排放管道上的流量計和濃度計將測得的流量和濃度由4~ 20mA 的信號送到微機控制系統,經數據處理后作用于底流排放泵,經過調節(jié)渣漿泵的轉速來調節(jié)底流排放量。
最終通過高效濃密機濃縮脫水后的尾礦礦漿,其中溢流水可送至高位水池供選廠二次使用,底流礦漿可直接送至尾礦庫排放。
下一篇:濃密機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哪些??